西兰花
西兰花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营养价值丰富,是常吃的食物之一。
介绍 编辑本段
西蓝花(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基部粗大,根系发达主要根系分布在30厘米的耕层内;花茎表面光滑;子叶呈现倒心脏形,真叶为绿色倒卵形,表面有白粉,茎生叶通常较小,绿色;花为黄色,花序梗是肉质的。花期六月或9月。 因为西蓝花原产于西方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外观又像花,所以被称为“西蓝花”。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西蓝花又名茎椰菜、青花菜、绿花菜,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19世纪末传入中国。
西蓝花形态、生长习性和花椰菜基本相似,但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
植株高大,生长20余片叶子后抽出花茎,顶端生紧密群集成花球状的群生花蕾,花蕾青绿色,故也称青花菜。叶色蓝绿,渐转为深蓝绿,蜡粉增多。叶柄狭长。叶形有阔叶和长叶两种。
生长环境 编辑本段
土壤
西蓝花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因此凡排灌便利的土壤都适宜栽培,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肥沃、排灌性好的土壤为宜。酸碱度适宜的pH值为5.5-8.0,但以pH为6.0左右生长较好。
温度
西蓝花同其他甘蓝类蔬菜一样,属于喜冷凉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最低为4-8℃,最高35℃;植株生长适温为15-22℃,最低5℃,最高25℃。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光照
属低温长日照蔬菜,喜光照,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光照过强,花球变紫,光照不足,植株徒长,花球颜色不正常。
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营养价值
营养:西蓝花的食用部分主要是脆嫩的花茎和短缩肥嫩的花薹及紧密群集成球状的花蕾。西蓝花营养成分齐全,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89克左右,蛋白质3.6克左右,碳水化合物5.9克,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1、B2以及磷、铁、钙等无机质,其色泽鲜绿,风味清香,花茎脆嫩,品质优于芥兰,风味比花椰菜鲜美。
西蓝花在几千年前便在北地中海区域广泛食用,在罗马时代更是主要食物,是美国《时代》杂志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西蓝花营养丰富,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西蓝花的平均营养价值及防病作用远远超出其他蔬菜,古代西方人曾把西蓝花称为“天赐的良药”“穷人的医生”。
药用价值
据医学研究证实,西蓝花含有抗癌物质葡糖异硫氰酸盐,它可阻止早期癌细胞生长,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所以欧美人和日本人特别喜欢食用。《中华本草》一书中有对西兰花药用价值的具体记载,称其入胃、肾经,具有清利湿热、散结止痛、益肾补虚的作用。
病虫防治 编辑本段
前期主要虫害是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以后是小菜蛾、菜青虫等,除虫要除早除小,农药可用10亿PIB奥绿一号悬浮剂800倍、15%杜邦安打3500倍、20%米满1000倍、10%除尽1000-1500倍等,如单防小菜蛾、菜青虫可用菊酯类、阿维菌素类农药即可。在除虫时加上代森锰锌、托布津、克露等农药,可防治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叶部病害。
繁殖方法 编辑本段
主要的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育苗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沃的土壤。按70%泥土、25%有机肥(要求充分腐熟)、5%过磷酸钙比例备好;苗床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方便,持水性好,上茬未种甘蓝类蔬菜、地下害虫少的地块。
播种的西蓝花种子已经经过处理,抗病性强,芽率高,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6克或每个营养杯播1-2粒种子即可。播种流程:整理苗床―浇足底水―耙松床面―播种(条播或撒播)―盖1厘米厚的松软腐殖土―盖稻草或纱网(以防浇水时直接冲击泥土,影响枝叶发芽)―淋水。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